
“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的壯烈一戰,是決定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歷史事件。紅軍將士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靠的是理想信念。為什么中國革命能成功?奧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下去,這樣才能不斷取得奇跡般的勝利。我們對實現下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應該抱有這樣的必勝信念。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相信大家都會受到靈魂的洗禮,精神的升華。” 為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提升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增強黨員光榮感和使命感。2021年6月26至27日,廣西全俱物業黨支部書記鄧世啟帶領南寧分公司、來賓分公司和崇左分公司黨支部的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共15人,赴桂林興安縣開展以“追尋紅色革命足跡,傳承湘江戰役精神” 為主題的湘江戰役黨性教育活動。 跟隨習總書記的步伐,全體同志先后來到“湘江戰役腳山鋪阻擊戰紀念碑林”“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鳳凰大坪渡口”“中央紅軍渡江指揮部舊址一-紅軍堂”“中央紅軍長征突破湘江光華鋪阻擊戰舊址”“重返長征興安段紅軍故道”等湘江戰役遺存舊址,學史增信,通過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更好的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 腳山鋪阻擊戰,又名覺山鋪阻擊戰,是1934年湘江戰役中敵我雙方投入兵力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紅軍傷亡最為慘重的阻擊戰。盡管此戰傷亡慘重,但湘江戰役卻在長征和中國革命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的一次轉折之戰。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緬懷革命先烈,是對歷史的最深切回眸,是對忠魂的最深沉告慰。全體同志懷著肅穆而崇敬的心情,來到湘江戰役腳山鋪阻擊戰紀念碑林,在憑吊廣場前舉行簡短而莊嚴的悼念儀式,敬獻手中的白菊,環繞紀念碑林,瞻仰革命烈士墓碑,向長眠在此的烈士們集體默哀,表達了對革命先烈們的無限崇敬與悼念。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盡埋英烈骨;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在桂北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民謠,描述的是87年前發生在桂北湘江邊的那一場壯烈戰斗——湘江戰役。回首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偉大遠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而湘江戰役則被譽為紅軍長征史上“最慘烈、最悲壯、最輝煌”的一戰,也是關乎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數萬紅軍將士以生命赴使命,用信念鑄起了不朽的豐碑。 傾聽湘江紅色故事,追憶百年奮斗歷程 來到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戰斗復原實景、一件件引人深思的簡陋武器和生活用具、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再現了湘江戰役的全過程。大家認真聆聽講解、觀看歷史實物、珍貴圖片及文獻資料,全面了解湘江戰役,同時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深刻感受紅軍將士們當年長征的艱苦歲月和為革命勝利所展現的不怕流血犧牲的崇高品質。 敬獻花圈,緬懷英靈,表達哀思 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手拿小國旗,緩步走上臺階,來到英雄紀念碑前,摘帽深鞠躬,為長眠于此的革命烈士敬獻花圈,遙寄哀思,深切緬懷、追古懷遠。 重溫入黨誓詞,牢記初心使命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黨支部書記鄧世啟帶領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在鮮艷的黨旗下接受心靈的凈化和洗禮,重溫入黨時的初心與理想。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表達了作為共產黨員的榮譽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表明了要永遠忠于黨、忠于人民的信心和決心。 隨后,大家還分別參觀了“全州鳳凰大坪渡口”“中央紅軍渡江指揮部舊址一-紅軍堂”“中央紅軍長征突破湘江光華鋪阻擊戰舊址”“興安段紅軍故道”等,一起重返長征故地,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 青山慰忠魂,闊步新時代。在87年后的今天,湘江戰役的重大意義和偉大精神,早已鐫刻進每一位國人的心中,并激勵人們前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通過本次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讓廣西全俱物業黨支部的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同志,充分認識到湘江戰役紅軍戰士不畏艱險、浴血奮戰的英勇獻身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以英雄先烈為榜樣,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弘揚長征精神,兢兢業業、頑強拼搏、無私奉獻,在這片血染的紅色土地上走好新的長征路,奮力譜寫南寧物業行業發展的新篇章!
——習近平